媒体聚焦

愤怒的导师 象牙塔里的另类江湖

发布时间:2015-10-08访问量:296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在此宣布,郝相赫从现在起,已经不是我的弟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家洲的一封公开信引起网友热议。起因是他的学生郝相赫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对学界前辈进行讽刺攻击。孙家洲觉得学生屡屡发表攻击他人的言论“是自己无法容忍的”。而导师的公开信则让郝相赫“非常震惊”,他感到后悔,并做出道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间曾经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在今天发生了变化。现代快报记者深入南京部分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如今,研究生导师与学生这一对关系中,角色变化多端,他们或是象牙塔中纯粹的师生;或是一起做科研项目的合作伙伴,有的甚至结成利益共同体;有的导师画漫画让学生静心学习,有的导师,则把学生逼到了心理咨询中心。

  人大导师发公开信与学生“断绝关系”

  郝相赫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前不久,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其中写道:“学弟研友们想考魏晋或者唐朝的千万别来我校,×××这种人也算有点水平,唯一就是名高于实,没什么水平却俨然成为魏晋南北朝史的代表一般”,微信中,郝相赫甚至还很冲地用了“垃圾”一词,以表达自己对学界前辈的不满。

  郝相赫的研究生导师,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看到微信后,随即发表了一封公开信:“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在此宣布,郝相赫从现在起,已经不是我的弟子。”他说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也“感到很痛苦”。因为在他看来,“作为长者,本应该宽恕宽容”。但弟子郝相赫“屡屡发表攻击他人的言论”是自己无法容忍的。

  看到导师的公开信后,郝相赫表示“非常震惊”,觉得自己与导师的理解有差异。他先是表示“同意解除与孙家洲老师的指导关系”。随后,又在新浪微博发表道歉信,承认自己“妄议前辈师长是多么的年少无知”,还表示“自己一定深刻检讨,痛改前非,认真学习”。他恳求孙家洲能够继续容留他做学生。

  因为学生的认错,这一突发事件,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可能以导师原谅学生收场。但是这一事件引起的种种波澜不会很快退去,其中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在现实中的关系引人注目。

  现实中

  那些令双方纠结的师生关系

  在现实世界里,研究生导师与学生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日前,现代快报记者深入南京部分高校进行随机采访发现,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明显异于本科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现实而微妙。

  导师与研究生研究思路有分歧

  “对于学生来说,最担心的是不能如期毕业,导师和学生之间最激烈的矛盾就在于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教育中心老师杨雪花发现,难以如期毕业的研究生,在选导师之前,对导师具体的研究领域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结果进入导师的课题组之后,发现对这个领域并不感兴趣。有的学生是被调剂给某导师的,更缺乏研究热情。而导师课题一多,便顾不上过问课题进展,研究生“等靠要”的思想又很重,就会拖延课题进展。结果临近毕业,导师才发现学生能力不济,连基本的实验都做不出来,于是不予毕业。

  “出现这种状况,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老师高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的研究进展缺乏跟踪,而学生没有主动跟老师交流,导致问题积累下来。”杨雪花说。

  不过,纠结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生,也并不都是缺乏生涯规划和沟通能力的,有时恰恰相反。南京某高校社工专业的研究生小张,曾经纠结于是坚持自己观点,还是跟导师妥协。他的导师专注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偏重于关爱老年人。小张曾经跟同学们去农村走访老人,做调研,面对一些失能老人时,他觉得难以提供一些立竿见影的帮助,感觉非常沮丧。在这种情绪左右下,小张觉得查询资料、社会调研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研究儿童。”小张曾经在寒暑假到南京一个社区,与志愿者们一起,为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辅导功课,开设书法班、绘画班、舞蹈班、手工制作班等,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纠结一段时间后,小张选择去跟导师沟通——“我可以帮您做老人项目,但还是想做自己的研究。”幸运的是导师接受了他的选择。

  不过在采访中,也有同学坦言,有的学生因为与导师研究方向不同,而分道扬镳。“有的导师是工程型的,经常接项目,但研究生是科研型的,只想安静地做理论,最后导致不欢而散。”南京某理工类院校研三学生小李说。
学生在课题组里成了拼命三郎却鲜有回报

  与本科不同,在硕、博阶段,研究生们会深度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有时,就是子课题的承担者。而每个课题都有相应的经费,导师们会根据学生承担课题的大小,给研究生拨发“工资”。“老板”一说便由此而来。南京某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李老师说,曾有学生向她抱怨,“老板太苛刻,经常一周一天也不让我们休息,给的待遇还特别低。”

  这位老师回忆,有学生反映,导师在外面接了不少项目,都是可以直接做出产品进行销售的。老师从中获利不少,但发给学生的钱却很少。“学生们苦恼的是,他们虽然是在读研究生,却沦为了导师的廉价劳动力。”李老师说,这一现象在工科学校更为明显。学生跟着导师做课题,导师给经费,这就形成了导师的强势地位。而事实上,因为在校期间收入很少,研究生每月从导师那里获得的课题经费虽然少则只有几百元,但对学生也很重要。

  南京某工科类院校一位硕士生导师说,每个月,他只给学生200元的生活补助,但如果发表了顶尖的学术论文,奖金将过万。但有一次,学院举行导师双选会,他临时有事缺席,有的学生对于他的激励机制并不了解,只是觉得他的补助太低,最终选了其他导师。

  南京某著名高校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学院负责人表示,在学院的双选会上,每位导师能够给出的生活补助,是影响学生选择的因素之一,也确实有学生觉得导师“抠门”而心生罅隙,但囿于要从导师手上毕业,而敢怒不敢言。
学生找工作与课题结项撞车

  “我曾经有个研究生,玩心很重,安排的事情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但需要结果的时候,他总在扯皮,有段时间,见了我就跑,让我很头疼。”

  南京某高校硕士生导师王林(化名)说,现在一些学生考研时比较盲目,有的是逃避就业,想到学校再读几年书缓冲一下,所以,读研的积极性并不高。有时,老师也不愿为难学生毕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相处起来,就像猫捉耗子,非常痛苦。

  “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很微妙,有时是师生,有时也是合作伙伴,双方的需求有时也是矛盾的。”南京某著名高校研三学生小董说,曾遇到导师因为学生影响了课题进展而把学生“踢”走,“进入研三,研究生忙着找工作、写论文,但老师觉得你在课题组呆三年了,彼此都比较熟悉了,就希望学生能在毕业前尽早结束工程。”

  明年就要毕业,眼下,小董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就睡6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干活。同时还要准备考博、找工作,万一没考上,也好有工作保底。”

  性格不合,曾有学生有轻生念头

  女生小张,目前在南京某高校读研,有段时间,小姑娘一度甚至有轻生的想法。

  小张的妈妈对她要求一直特别严格,性格很强势。考研时,小张专业考了第一名。轮到选导师了,她向师兄师姐打听后,发现有个导师专业素养很强,发的文章也很多,但行事非常严厉,师兄师姐经常被骂得狗血喷头。这个导师让她联想到强势的妈妈,小张的心理压力陡增。

  “虽然导师待我还不错,但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跟老师拍案而起的,与其到时候拍桌子,不如现在就退学好了。”小张说。

  南京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李老师也曾接到不少学生针对同一位导师的投诉。“我遇到一个案例,是研一到研三的学生都对同一个导师不满。例如说他不允许任何请假,一不满意就骂。”

  后来,李老师找到涉事导师谈心,结果,这位导师却淡定地说,“你把弗洛伊德挖出来也没用。”最终,有的学生只好通过学校的正规途径,更换了导师。

  现实中

  也有许多理想的师生关系

  是融洽的师生,也是平等的工作伙伴

  采访中,多数导师和研究生认为,彼此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工作伙伴关系,除了学习和研究外,在生活中彼此维持着适度的亦师亦友的私人关系。

  现任南京审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的李昆教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做人要求非常严格,但在私下里,和研究生们互为微信粉丝。当学生们在研究或生活上出现困惑与焦虑时,这位导师就用手机画漫画的形式,通过刻画和诠释生活与工作的点点滴滴,教会学生们正确看待人生,保护好内心的那份纯真,倾听自己真实的心灵,从而踏实潜心学问。学生们从中深受启发,同学们习惯亲切地称呼李昆为“昆教授”或者“昆哥”。

  昆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自己当年读硕士是在四川农业大学。他至今还记得当年的导师傅新红教授,“她给我很宽松的研究氛围,她发现我的研究兴趣不是她所从事的农业经济政策方面,而是农业产业组织问题后,对我说,你这个研究也很有现实价值的,可以钻研下去。我不参加她的专项研究,但是她还是提供了很多资源和一部分经费给我。”

  “在过去那个年代,学生们对导师非常尊重,秉持着师恩如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念。”昆教授回忆说,在读研期间,自己曾连续好几天闹肚子,没跟导师讲。后来身体好了。但这件事还是被导师知道了,“傅老师批评我说,你下次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身体有何不适一定要让我知道。我是你导师,既对你研究负责,也对你生活负责。”昆教授说,在他硕士毕业时,傅老师祝福且叮嘱他,“出去后就要像你今天穿的这件红色T恤衫一样红红火火,做人一定要谦虚低调,才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而这句话至今一直记在他心里。

  是利益共同体,也是风险共同体

  昆教授认为,双方在人格上相互平等与相互尊重,事业上相互合作,更重要的,双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种真实的契约关系。学术和其他行业一样,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复杂利益关联。“导师做出成绩来,研究生可以说某某人是我的导师,在自己未来求学或者写求职信时,骄傲地写上师从某某泰斗。同时,学生如果将来在学术上做出成绩,同样可以为导师争得荣誉——我是谁教出来的学生,我的成绩归功于他当年的学术指导。这样的正向关系,可以积极促进彼此的科研发展。”\

  昆教授表示,导师和研究生也是风险共同体。“如果导师被爆出学术不端,学生的声誉自然会受到影响。而学生如果学术品行出现问题,不管他人利益与感受,乱发言论,一旦造成恶劣影响,无疑会对师生这个利益共同体带来伤害。因为大家会说,这是某某教授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哪,品行不端总是会被别人诟病的。”

  亦师亦友,老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朋友圈

  针对互联网时代下长大的年轻一代研究生,昆教授说他们更独立更多元,看待问题的视角也更多维。他说自己和学生相处有一套独家秘笈——手机上画漫画。“通过追溯生活经历,寻找直抵内心深处的力量,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大家,要拒绝诱惑,耐住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

  他说学生们都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但微信交流是有分寸的,“一定是建立在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之上的。”当学生们遇到学术上的困惑、生活上种种问题时,他会在手机上画出一幅幅漫画,开悟同学们的人生道理。

  《故乡》、《两个人的篝火》、《绿皮车站台》……记者注意到,昆教授微信朋友圈内最近的几幅彩色漫画作品都有“复古”的特色,又不乏细节乐趣。

  “他通过画笔来回忆自己当年做研究生期间坐绿皮车的情景,我们看后从中获得一种陶冶,其实也会慢慢明白,人的一生,除了名利场外,还有更高贵的东西。”昆教授的研究生王睿说,她觉得自己的导师一方面在学术上对他们严格要求,非常严谨。而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又确实是一个非常感性、和蔼可亲的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己真的受益匪浅。”

  王睿说,昆教授这样的老师非常难得。“他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一直练一首歌,然后就写了一条微信:‘任何事情你坚持练一百遍,你就能成为专家。《贝加尔湖畔》这首歌昆教授整整练了50遍’……”王睿说,这样的老师与学生没距离感。“他对生活的乐观向上,对我一生的生活态度都会有积极影响。”

  现实中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章可循”

  学生可以中途换导师,但实施不容易

  在国内高校,导师和研究生可以双向选择。不少学校都允许师生互选。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边霞表示,在该校,研一新生一般在入学一个月后,会填写一张申请导师的意向表,学校根据研究生意愿和导师带的学生限额,协调指标。

  在东南大学,选择导师的模式更为多元。东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金保昇说,“部分‘推免学生’是冲着导师考东大的,所以在面试合格后,他们就会与导师见面。如果能确认推免,导师就基本确定了。”这意味着,部分推免生大四上学期就能确认研究生导师资格。

  更多的学生是在入校就读后,再选导师。不过,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关系也未必完全是一成不变的,部分学校允许学生更换导师。

  金保昇说,在东大,学生可以提出换导师的申请,只要原来的导师同意,又有新的导师愿意接收,学院出具审核意见后,就可以更换导师。

  “但更换的导师必须与之前的导师在一个专业,因为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不同,如果想通过更换导师换专业,对其他同学不公平。”金保昇说,目前,东大每年提出换导师申请的学生不超过10人。

  虽说更换导师有制度安排,但多位硕导和硕士研究生表示,在中国的熟人社会,一旦被逐出或拜别原来的“师门”,想再找导师“接盘”未必容易。

  “有的导师会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跟原来的导师相处得不好,跟我就能合得来么?如果对以前的经历不太了解的,就不太愿意接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滕飞说,接收这类研究生时,也会顾忌同事关系。

  ……

  www.apabi.com/njxxgcdx/ 现代快报/2015-09-27/ 第F8版面/柒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