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11人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发布时间:2025-04-30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访问量:
作者(文) 作者(图)
报告人 责编
摄影

春唤起一片生机

也点燃跑者激情

2025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扬马)

于3月30日圆满结束

我校代表队荣获男子团体季军!

作为全国第七个、江苏首个城市马拉松

扬马自2006年创办以来

连续11届获得世界田联金标认证

赛事整体规模约三万人

分设“青春在途”高校团体半程马拉松、

“领跑者企业家”半程马拉松等项目组别

冯皓、魏逸、王茂力等二十人

代表我校参与高校团体组比赛

在36支高校队伍的激烈角逐中

我校学子斩获男子团体第三

其中两名学生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11人刷新PB(个人最好成绩)!

夺得我校在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首次团体前三的背后

是日复一日刻苦的训练

10~12km有氧慢跑

20×400米类各种形式间歇

还有20及以上km的长距离训练

……

用汗水浇灌跑道

用努力提升速度

风一般的速度

铁一般的毅力

将马拉松运动融入青春

一起走近我校马拉松选手的世界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冯皓

  扬马成绩 01:15:34

对三月扬州的向往,让我对这次扬马憧憬已久;对于训练和比赛准备,每个月保持着300km以上的月跑量训练,不管是有氧慢跑还是强度间歇训练我都会保持专注。比赛过程中清楚记得中间12km处岔气了,还好被扬州志愿者和市民的热情加油声所激励,静下心来,改变呼吸深度,及时调整了过来。 

跑步教会我的东西有很多,无论是坚韧的性格,还是强大的内心。大一刚入队的时候,哪里有强度就去哪里,不懂理论知识,也不懂慢跑重要性,更没有耐心去充分跑前热身。跑完的放松拉伸,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我只一心求快,不出意外的受伤了,那半年里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再也不能高强度跑步,一度陷入低迷的状态,好在有田径队和跑团的陪伴,才循序渐进地恢复训练。作为此次领队,我和跑团学长一起组织报名参赛,了解每位队员的身体以及完赛情况,尽管十分辛苦,但看到大家完赛后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管理工程学院 魏逸

  扬马成绩 01:17:15

我与长跑的渊源始于高中,那时的我刚上高二,可体重已然达到216斤,于是我下定决心减肥。我母亲很喜欢长跑,我也耳濡目染。在减肥的过程中,我渐渐对跑步上了瘾,跑步从减肥的强制计划变成一种身心的享受。最终,我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减重70余斤,更重要的是,我突破了过去的自己,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热爱跑步的、健康积极的自己。

进入大学后,我继续着这项热爱。我通常在田径队训练时间跑步:一周一到两次间歇或变速的强度,一次半马左右的长距离,一次力量训练,其余的就是10公里左右的慢跑。

本次扬州半马,也是我的“首马”(首次参加马拉松),从刚起跑时担心人群拥挤、影响成绩的焦虑不安,到一公里左右时从人潮中脱颖而出,再到瘦西湖坡道的挑战——跑步难度加大,同时腿部肌肉开始酸胀,我凭借着在学校训练时练就的扎实身体素质,坚持地渡过了难关。后面希望为学校取得更多荣耀!

 

管理工程学院 王茂力

  扬马成绩 01:19:58

“好心态”决定“马拉松人”的一生,赛前我往往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前一秒可能跑起来比较轻松,后一秒也可能突然就抬不动双腿,这种事情经历过很多次!跑半马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当想要跑出好成绩的时候尤为明显,非常考验意志力,但是跑过终点的时候很有成就感!

平时我在进行有氧慢跑、强度间歇和力量训练等训练时,偶尔会有过想放弃的感觉,这次扬州半马最后阶段我就有这种感受,但是那时回想起自己平时的训练,觉得不管怎样也要顶下来,用意志力对抗自己身体的“抗议”,最终“顶”到了终点。

欲速则不达,心要静与稳,长跑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且坚持持续的训练,即便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也会跑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我校其他选手

此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吴庸和雷丁学院时之楠分别以1小时27分46秒、1小时27分49秒的成绩完赛,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受伤病的折磨,错失了很多比赛,到了假期,他们选择留校训练,夏练三暑,冬练三寒,如今,又要兼顾考研与训练,突破自我。

 

除了扬马选手的亮眼表现

我校师生还积极担任

马拉松赛事志愿者和兔子(配速员)

在赛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共同描绘南信大马拉松独特风景线

助力全民健身


应急管理学院 庄康康

全马最好成绩2小时43分

2025盐城马拉松300兔子
(以3小时完赛为目标的官方配速员)

马拉松是一场突破自我的征程,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曾经200多斤的身躯,通过持续对抗身体极限,最终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从 "2" 到 "二" 的蜕变,印证着突破的力量。

配速员是赛道上的行走的计时牌,我们在赛道上不是要体现你有多快,而是要你有多准,你有多稳。300对于跑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无数大众跑者心驰神往的目标,这也是区分大众跑者和跑圈“大神”的风水岭,担任300兔子能带领更多的人跨过这个门槛,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 

在盐城马拉松担任300官兔时,最触动我的是跑友间自发形成的互助氛围。赛道进入补给站时,原本计划减速补水,却见几位跟随的跑友已提前拧开瓶盖的矿泉水递到我们手上,全程几乎每个水站都在上演这样的无声接力。这种默契配合让整个队伍在补给时,配速几乎未受影响。 

当鲜红的道旗背上肩膀,身后数百名跑者的期待化作沉甸甸的责任——这不是一个人的奔跑,而是肩负着无数跑者“破三”梦想的重任。

 

同学们在马拉松赛场上大放异彩

老师们也毫不逊色

把马拉松作为业余爱好

跑出多彩生活

 

党委宣传部 潘博洋老师

今天三月份溧水马拉松开启首个半马,在随后的常州钟楼马拉松以1小时49分完赛,南京半程马拉松以1小时53分完赛,达标马拉松大众二级。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城市,用汗水冲洗压力与烦恼。跑步是人类的天性,根据“持续性狩猎”理论,祖先在速度和力量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就是通过长时间的追逐,让猎物因过热或疲惫倒下。当你逐渐开启跑步,发掘出身体的跑步潜能之后,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跑步的魅力。

 

国际教育学院 陈杨老师 

今年是我工作以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在启东半马以1小时52分完赛。在南信大读书期间曾是我校“酷跑团”成员,参加过二十余场马拉松赛事,包括南马、扬马、广马等。半马配速在4:40左右,全马配速在5:10左右。跑步用时髦的话来说,是一种既适合e人又适合i人的运动。你可以通过跑步结识更多的朋友,一起训练,一起参加马拉松接力赛等等;也可以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在跑步的时候暂时放空自己,全神贯注于跑步这一件事,一直“跑到世界之外”。


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江晓东老师

最近一年我参加了两次半程马拉松,南京的半程马拉松成绩是2小时03分,江宁半程马拉松的成绩是2小时06分,最好成绩在两小时以内。跑步是一个考验耐力和意志品质的运动,不但能够增强体魄,还能让心情变得舒畅。在跑步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分享跑步的经验和生活工作的乐趣,互相鼓励和支持。跑步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马拉松运动氛围好

后勤保障不可少

我校专门引进运动康复专业教师

设有康复治疗室

组建运动防护俱乐部

承办赛后拉伸恢复志愿站点

并在体育课中加入主动和被动拉伸教学

全面防范赛后运动损伤

构筑师生运动安全“屏障”

坚持学生安全参赛为首位

体育部针对马拉松赛事特征

构建“三段式"保障机制

指派具备教练资质的专业教师

担任社团负责人

对跑团进行常态化管理

在选拔参赛队员环节

严格遵循科学流程

对学生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等

进行核心指标监测

体育教师全程跟队

做好赛事保障并开展成绩分析

形成马拉松运动员阶梯人才储备库

学校还有着校园马拉松的良好传统

2025年“百花双创”杯校园马拉松

即将于4月19日开跑

期待NUISTers跑出速度与激情!

自2015年起

NUISTers积极参加各项马拉松赛事:

从南京高校百公里接力赛的破晓征程

江苏省大学生路跑联盟总决赛的群雄逐鹿

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南京站)的碧波竞速

到CURA中国大学生路跑活动的巅峰对决……

这支平均年龄20岁的青年军团

用平均45KM的周训练跑量

在今年的扬马中一展风采!

期待南信大健儿们在田径赛事中再创佳绩

十年磨剑终成锋,一朝破竹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