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南信大青年!

发布时间:2025-04-30 | 来源:校团委 | 责编:张天意 | 访问量:
作者(文) 作者(图)
报告人 责编 张天意
摄影

今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

南信大的青年们如同初升的朝阳,

继承着五四的火焰

照亮着新时代的天空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

南信大2025年青年五四标兵

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们

感受他们身上的光芒

汲取那份榜样的力量

2025年青年五四标兵

邹依珂,中共党员,大气科学学院2021级年级长、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委员、班长。她青春向党,挺膺担当,积极参加党建、志愿及朋辈服务工作。她注重个人的专业成长,笃学不倦,精益求精,曾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2024年校长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作为学生干部,她恪尽职守,满怀热忱,牵头策划年级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班级活动30余项,始终坚守为同学们服务的初心,被评为2024年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作为大气人,她追风逐梦,志在风云,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参与一项省级大创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论文于北大核心期刊在线发表,获授权六项软件著作权,推免直博至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她渴望为中国气象在国际地位的提升贡献信大力量。

陈思语,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大物3班学习委员。她严谨治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三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6项,并独立主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她以190小时志愿服务践行责任担当,致力团学,曾担任龙山书院学业支持中心部长及朋辈导师,开展学业帮扶活动,获“助学先锋”称号。

李斌,中共党员,3S集成与气象应用专业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曾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等国家级奖项三项、省部级奖项十余项,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天技科技励志奖学金、硕士研究生一等优秀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校级奖项三十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软件著作权两项。结题国家级大创项目一项,创业项目被江苏省招就办表彰为五星级金种子项目。他在硕士期间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真实性检验项目,深入野外科考,野外采集数据一百余次,践行了“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精神。

赵重阳,中共党员,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他4个学期成绩位列第一,超70%课程达90分以上,曾获2023学年和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2023学年校长奖学金,并获评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他开拓进取,凭匠心雕琢技术,曾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十数项,主持并结题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授权发明专利1项。作为学生干部,他搭建"传帮带"竞赛平台,助力班级成员斩获省级竞赛30余项。作为校内志愿者,他参与近百项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达160小时,获评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杨贺龙,中共预备党员,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人工智能(产业拔尖班)班长、华为HERO联盟社长。他综合素质突出,上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专业排名第一,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荣誉称号。在科创竞赛方面成绩优异,曾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等十余项省级及以上奖项。他积极投身科研实践,现已投稿SCI一区论文一篇,发表SCI二区论文一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社会实践方面,他两次担任学院招生宣传学生代表,多次组织与参与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会,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气象招聘会等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播青春正能量。

高正浩,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中移物联产业班班长,曾任校电子工程师协会部长,电信院科协副主席。他学习成绩优异,综测分数专业第一。他秉持锐意创新,勤奋科研的精神,主持国家级大创、中科院大创各一项,基于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发表SCI论文3篇,并转化科创相关成果参加竞赛,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银奖等奖项。他日常积极参加公共活动与志愿服务,第二课堂学分近300分。综合表现突出,获评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班干部等荣誉。

邹杨和,中共党员,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讯实验班)班长。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成绩优异,连续两年专业排名第一,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获校长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8项,其中包括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特等奖提名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等国家级及以上奖项8项;深耕科创,先后主持2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其中一项为国家级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和软件著作权2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多次参加课程宣讲活动,获“优秀帮扶导师”称号,现被聘为学校“青年讲师团”成员。目前已推免至东南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孙文青,中共党员,21级英语(师范)4班团支书。她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连续两年综测位列专业第一,现已保研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两次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3%)等各级各类荣誉奖项40余项。参与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并以独立作者授权软著一项。淬炼教学基本功,她荣获第十三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第六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以实习研习双优的成绩获评“优秀实习生”。从课堂到田野,她用知识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投身乡村支教,覆盖近200名学生,志愿者时长累计超200个小时,相关成果被中青校园等国家级媒体公开报道,赋能乡村教育发展。

刘琳,中共预备党员,校田径队队长,软件学院学生会主席,海康威视实验班班长。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成绩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连续两年校“体育明星”等荣誉。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际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0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等省级奖项12项;独立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受理发明专利1项,受理软件著作权2项,在中科院一区期刊发表sci论文一篇,北大中文核心一篇;在文体方面,达标国家二级运动员,作为校田径队队长带领团队斩获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混合接力4*400米全国冠军,并打破4项校纪录,累计获得8次田径项目冠军。

顾国伟,共青团员。他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综合成绩排名班级第一,在校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浦芯精英奖学金、校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在科研竞赛方面,曾获2023年省数学竞赛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在TGRS、RS期刊发表论文两篇;以第二作者在RS、JSTAR期刊发表论文两篇。

2025年青年五四奖章

赵久伟,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他秉持“严谨、求实、开拓”的科研理念,长期专注于台风气候动力学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综合期刊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顺利结题,项目成果为热带气旋生成机理及气候模拟不确定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他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积极参与学术服务,担任《Journal of Climate》《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审稿人。在人才培养方面,悉心指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竞赛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培养了优秀气象科研后备人才。

袁金龙,大气物理学院副教授,龙山学者。他积极投身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1项,以及“互联网+”省赛三等奖2项。在科学研究方面,从事激光雷达领域研究,主持国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技术基础研究项目、航空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第一指导老师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2024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R4)、中国光电仪器品牌“金燧奖”金奖(R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R5)等。

代文,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他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在学院支持下建立了虚拟地理环境教学实验室,依托实验室开展科-产-教协同育人,指导本科生发表SCI论文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指导本科生斩获“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改革成果展示项目”等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0余项;担任本科生班主任,个人获评“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获评“先进班集体”;教学上,获“第十一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GIS教学研修班微课比赛特等奖”“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等奖项;科研上,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潘亦鹏,海洋科学学院教师,龙山学者。他将所研究的课题转化为实际产品积极投身于国防建设中,在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中取得丰硕成果,授权十余项发明专利,成功研制超全水域特种无人航行器。多次参与实战演习,获得好评,并带队获得某无人系统挑战赛第一名。同时积极投身亚运事业,带领团队参与杭州亚运会亚帆赛保障工作。成果获得2024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带领团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科技未来主赛道首次)。挑战杯省赛银奖两项。指导国家级大创三项,其中一项获得全国最佳创意项目。

潘江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他积极投身学校“双一流”建设实践,遵循“强基础、重实践、倡创新”的育人理念。在立德树人方面,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银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等,相关双创成果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学术年会示范案例。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得江苏省真空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

汪丽茜,集成电路学院教师。她在人才培养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银奖和铜奖,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二等奖等,获评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围绕光电传感器、光电显示器件等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江苏省“双创博士”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ACS Photon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江苏省真空学会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类最佳团队奖、“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许小龙,软件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他深耕大小模型协同、边缘智能等领域,发表CCF-A类论文4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超12000次。2021-2024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入选ScholarGPS全球前0.05%顶尖学者榜单;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等;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及教学新秀奖;获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国际学术论文3篇。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1专项/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青年、江苏省前沿引领重大专项、兵团重点研发等项目。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指导江苏省优秀本科/硕士毕业论文5篇,国家级竞赛获奖20余项。

贾泽慧,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挂职),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作为支部书记,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获批国家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研究,在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入选江苏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教学方面,秉持以生为本,获江苏省青教赛二等奖,江苏省微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数学基础课教学竞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教学会教改课题1项,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专项课题1项。参与藕舫竞赛班授课,指导10余个团队获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等省级奖项以上。

朱国银,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双创博士。他长期专注于新能源存储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1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他引超过13,000次。荣获英国皇家化学会“地平线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连续三年指导本科生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铜奖,精心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及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均创造历史最佳成绩。此外,还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篇。

李佳,商学院教师,曾获校“科创之星”、校优秀班主任、院“教书育人先锋”等荣誉。她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BS四星级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各1项。在立德树人方面,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双创项目,累计指导学生百余人次;以第一指导老师带领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以及全国高校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

青春是一首未完的诗

奋斗是其中最动人的篇章

南信大的青年们

你们用热血和汗水

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

让我们携手共进

书写更加灿烂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