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贯彻2024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苏教高函〔2024〕26 号),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社会和学生需求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和实践模式,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依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结合 2025 年度工作计划,决定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开展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建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宗旨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核心地位,立足江苏本科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赋能各领域的背景下,引导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相关教学院系和教师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研究,建设适合各类型高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示范性成果,为江苏省新时代高等教育注入新内涵、提供新动能。
二、立项范围
课题立项将聚焦普通高校面向非计算机或人工智能类专业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创新教学改革,鼓励不同类型高校联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申报单位和个人可根据课题研究指南(详见附件1)结合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拟定课题研究题目,也可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在指南外自选方向。
三、申报条件
(一)限额申报。我校可推荐2 项。
(二)申报要求。课题主持人应为高校在编教学管理人员或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能真实承担并负责课题研究与实践工作。课题主持人不超过2 人。每位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 1 项课题。课题主持人(含第二主持人)凡在学会已有立项的在研、但未结题的课题(省教改课题、专项课题、规划课题等),不得申报此次课题。
四、立项管理
(一)立项种类。课题按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类别进行立项建设。申请者可根据课题研究的重要程度、内容复杂程度等因素,自行确定申请项目类别。
(二)立项数量及资助标准。课题拟立项重点课题12 项,每项资助 10000 元;一般课题 30 项,每项资助 5000 元;一般课题(经费自筹)项目若干。
(三)经费划拨。课题研究资助经费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并按照项目进展分两次汇入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对公账户(立项公布后汇款立项金额的70%,结题验收后汇款剩余的
30%)。鼓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对立项课题给予不低于 1:1 的配套经费支持,对于院校提供配套经费支持的申报课题,遴选评审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立项。
五、申报流程
(一)学院申报。各学院按照申报条件,确定推荐项目,不超过2项,并提交以下材料:
(1)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和相关佐证材料合并装订成一册(电子word版和pdf签字盖章版、纸质稿签字盖章版一式1份);
(2)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活页(见附件3,电子版);
(3)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学院汇总电子版、签字盖章纸质稿一式1份);
以上材料纸质稿请于2025年5月26日前提交至大学生活动中心202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教务邮箱(ryzx-jw@nuist.edu.cn)。
(二)专家评审。学校将于5月30日前组织专家择优遴选拟上报项目。
(三)材料完善。6月7日前相关单位修改完善确定上报项目的申报材料。
(四)最终上报。6月10日前课题申报人和校级管理员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平台完成正式上报和校级审核。
未尽事宜详见《关于做好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见附件5)。联系人:郝老师,联系电话:58235406。
附件1.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指南.docx
附件2.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docx
附件3.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活页.doc
附件4.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5.关于做好2025年江苏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pdf
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
2025年4月30日